本帖最后由 zniel 于 2016-5-26 16:13 编辑
导读:读书不能读死,要将书本知识读活。怎么算是活呢?将书本知识与你熟悉的东西结合起来,记忆就深刻了,就活了,就可以随时用上,此篇文章就是帮你活学八纲脉和正常脉。脉法的练习,则为五步,达三步者,再研究脉学则非常容易。五步概括为:“金”、“革”、“羽”、“水”、“气”。
理解掌握八纲脉
历来医家,对于脉象的描述,总认为在心易了,指下难明!其实不然,切脉要学也容易。“八纲脉”,即浮、沉;迟、数;虚、实;滑、涩。此八脉为脉象基本纲领,必须要熟练掌握。
浮沉是从脉位而论,是居于皮肤表层,还是居于里层,即临床诊断上说的轻取还是沉取,切脉时轻轻搭上即得为浮;重按始得为沉。
浮有两层意思,其一,为风邪伤人,浮为风的特性;其二,为脏腑精气外现的标志。浮而有力多为实证,浮而细、浮而空多为虚证,有时甚至是脱证。
沉也有两层意思,其一,主里,指外邪进入人体的部位较深;其二,为脏腑精气被束缚,不得外展的标志。沉而有力多为实证;沉而无力为虚证,反映脏腑的精气处于匮乏状态。
迟数是从脉率来讨论,按呼吸来量,一息四至为正常,一息五至及以上为数脉;一息三至则为迟脉。具体而言,脉搏跳动每分钟超过90次为数,每分钟少于60次为迟。
数脉主热,脏腑功能处于亢进状态;迟脉主寒,脏腑功能处于抑制或衰退状态。但也不绝对,军人或干重体力活的人,每分钟大多少于60次。
虚实是从脉象有无力道而论,有力为实,无力为虚。
滑涩是从脉象的流畅度来论的。流畅太过为滑;流畅不及为涩。滑脉反映体内阴分太过,血管充盈,经气外束,出现滑利,可见于痰饮、水湿、妊娠。想熟练掌握此脉,切孕妇脉五十人以上,即可指下明了。涩为阴分不足,血管充盈不足,经气束缚后,血脉流行不畅,见于血虚、血瘀等。
预知病态,先明常态---正常脉象理解
正常脉象:不浮不沉,不快不慢,从容和缓,有力。
阳脉居表,阴脉居里,阴阳相合,则不浮不沉。
正常脉切取时的感觉:举之(轻取)有脉,但弱;寻之(重按)有根,也弱;按之(不轻不重)有力,正是阴阳相合的结果;病理脉象则反之。
如脉浮伴沉取无脉,则为阴脉不足,阳脉过旺。如桂枝汤证——脉浮缓,此为阳强而阴弱。
如脉沉伴浮取无脉,则为阳脉不足,阴脉过旺。如四逆汤证——少阴病,脉沉者,急温之。
明白上述两句话和两个例子,即明白“脉为阴阳两脉复合而成”。
浮取阳脉,沉取阴脉;不浮不沉,阴阳调和。
提示:欲寻病态,须知常态,常态不明,何寻病态?
脉法练习技巧
脉法练习是练习手指的敏感度和医者的心静程度。指下无感,如切树皮;心中浮躁,难辨细微。本人练习脉法,总结为五步,达三步者,再研究脉学则非常容易。五步概括为:“金”、“革”、“羽”、“水”、“气”。
第一步“金”法:即用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贴在金属表面,做切脉状,细心体会手指下血管搏动的感觉。此为第一步,很容易体会到。此步重点是凝神静气地修炼,达到纯熟后,切脉容易入静,纵有百人在身边吵闹,都能入静切脉。
第二步“革”法:即用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贴在柔软的皮革或海绵上,做切脉状,细心体会手指下血管搏动的感觉。此为第二步,有些难度,但如果修炼到位后,基本没有摸不到的脉象。
第三步“羽”法:即用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贴在羽毛上,做切脉状,细心体会手指下血管搏动的感觉。此为第三步,难度颇大,能修炼到此则习脉可入高手境地。
第四步“水”法:即用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贴在水面上,做切脉状,细心体会手指下血管搏动的感觉。此为第四步,难度颇大,能修炼到此的人很少,关键是手指要保养好才有成功的可能。
第五步“气”法:即用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自然做切脉状,感受空气的波动,细心体会手指下血管搏动的感觉。此为第五步,难度很大,能修炼到此则可以以脉查遍一切疾病。个人体会修炼此步得练气功,没练气功的也就不用试了。
古人描述切脉时,说医者应当“如临威虎,如履薄冰”,就是说切脉时要心静、专心。只有心静,心气收敛,才能感受到脉象的细微变化,才能在脉搏变化中体会人体五脏各自的状态,体会五行在人体的生克乘侮,这样把握病机才能丝丝入扣。临床中,大凡一边切脉,一边同周围同事和病人聊天的医家,其所切之脉,多为假象,未能掌握脉学之精髓。
上述五步练习,正是教人凝神之法,熟练之后则切脉时很容易入静,体会脉象的细微变化。
练习时可轻闭双眼,凝神静气,体会入静之感:万籁俱寂,唯脉有声。久久练习,你的心气将会收敛,不仅练习了诊脉,也使得心气下交于肾,达到强身健体之效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