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一更(四)

  • |
  • 幻灯播放
  • |
  • 查看原图
  • |
  • 提示:支持键盘翻页 ←左 右→
loading...
每日一药:藿香 【药性】温性 【药味】辛 【归经】入肺、脾、胃经。 【功效】解表,化湿,和中,止呕,解暑 【主治】治感冒暑湿,寒热,头痛,胸脘痞闷,呕吐泄泻,疟疾,痢疾,口臭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煎水含漱;或烧存性研末调敷。 每日一方:藿香正气散 【出处】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 【组成】 大腹皮(1两),白芷(1两),紫苏叶,茯苓(1两),白术(2两),半夏,陈皮(2两),厚朴(2两),桔梗(2两),藿香(3两),甘草(2.5两)。 【功效】解表化湿,理气和中。 【主治】外感风寒,内伤湿滞证。恶寒发热,头痛,胸膈满闷,脘腹疼痛,恶心呕吐,肠鸣泄泻,舌苔白腻,以及山岚瘴疟等。 【用法】每服二钱,水一盏,姜钱三片,枣一枚,同煎至七分,热服。如欲出汗,衣被盖,再煎并服。 【原文】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藿香正气散,治伤寒头疼,憎寒壮热,上喘咳嗽,五劳七伤,八般风痰,五般膈气,心腹冷痛,反胃呕恶,气泻霍乱,脏腑虚鸣,山岚瘴疟,遍身虚肿;妇人产前、产后,血气刺痛;小儿疳伤,并宜治之。 每日一穴:少商穴 【所属经络】手太阴肺经 【特定穴】井穴 【功效】解表清热,通利咽喉,苏厥开窍。 【主治】颔肿喉闭,烦心善哕,心下满,汗出而寒,咳逆,痎疟振寒,腹满,唾沫,唇干引饮,食不下膨膨,手挛指痛,掌热,寒栗鼓颔,喉中鸣,小儿乳鹅。 【取穴方法】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,距指甲角0.1寸。 每日一病:【主诉及病史】眩晕反复发作10年,加重1天。初诊: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,遂来我院就诊,当时测BP 24/14kPa,诊断为高血压病,住院治疗20天,症状消失出院。以后每因劳累或情绪激动病情发作,间断服用降压避风片,心痛定片维持。昨日因劳累病情加重,站立不稳,无恶心呕吐,服用上药无缓解而来我院求治。既往有冠心病史2年,现无明显胸痛 ...

阅读:1073 | 评论:1网友评论:

  • qiezi1203 发表于 2018-7-16 12:30:24
    按:本案证属肝肾阴虚,肝阳上亢。缘于年老体衰加之久病劳累,肝郁气滞以致肝肾阴亏,水不涵木,阴虚阳亢,风阳内扰清窍而发眩晕。劳则伤肾,怒则伤肝,故劳累或情绪激动而加重;阳升则面色潮红;肝火扰动心神,则失眠多梦;肝郁化火,肝失疏泄则口干苦。以平肝潜阳,滋补肝肾之法标本同治,病情明显好转。方药以天麻钩藤饮加减,方中天麻,钩藤平肝潜阳止晕;石决明,黄 芩,栀子清肝泻火;龙骨,牡蛎敛阴潜阳;当归,白芍,炒枣仁滋阴柔肝;杜仲,牛膝补益肝肾;牛膝引药下行。诸药共奏平肝潜阳补益肝肾之功,使肝肾阴精得以滋养,风阳得以平息,则眩晕可除。 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2g 钩藤12g 石决明24g 黄芩6g 栀子6g 杜仲12g 川牛膝20g 龙骨30g 牡蛎30g 当归10g 白芍10g 炒枣仁24g

我来说两句:

欢迎您,请 [登录][注册] 发言!
每日一药:藿香 【药性】温性 【药味】辛 【归经】入肺、脾、胃经。 【功效】解表,化湿,和中,止呕,解暑 【主治】治感冒暑湿,寒热,头痛,胸脘痞闷,呕吐泄泻,疟疾,痢疾,口臭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煎水含漱;或烧存性研末调敷。 每日一方:藿香正气散 【出处】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 【组成】 大腹皮(1两),白芷(1两),紫苏叶,茯苓(1两),白术(2两),半夏,陈皮(2两),厚朴(2两),桔梗(2两),藿香(3两),甘草(2.5两)。 【功效】解表化湿,理气和中。 【主治】外感风寒,内伤湿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