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一更1⃣️6⃣️

  • |
  • 幻灯播放
  • |
  • 查看原图
  • |
  • 提示:支持键盘翻页 ←左 右→
loading...
每日一药:石膏 【药性】寒性 【药味】辛;甘 【归经】胃经、肺经 【功效】治热病壮热不退,心烦神昏,谵语发狂,口渴咽干,肺热喘急,中暑自汗,胃火头痛、牙痛,热毒壅盛,发斑发疹,口舌生疮 【主治】煅敷生肌敛疮。外治痈疽疮疡,溃不收口,汤火烫伤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3~1两(大剂可用6~8两)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煅研撒或调敷。 【禁忌】脾胃虚寒及血虚、阴虚发热者忌服。《医学启源》:“《主治秘诀》云,能寒胃,令人不食,非腹有极热者,不可轻用。 每日一方:大青龙汤 【出处】《伤寒论》 【组成】 麻黄(12克),桂枝(6克),甘草(6克),杏仁(6克),石膏(12克),生姜(9克),大枣(3克)。 【功效】发汗解表,兼清里热。 【主治】外感风寒,里有郁热证。恶寒发热,头身疼痛,无汗,烦躁,口渴,脉浮紧。 【用法】上七味,以水九升,先煮麻黄,减二升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。取微似汗,汗出多者,温粉扑之;一服汗者,停后服;若复服,汗多亡阳,遂虚,恶风烦躁,不得眠也。 【禁忌】若脉微弱,汗出恶风者,不可服之。 每日一穴:《灵枢》 胃足阳明之脉,起于鼻,交頞中,旁纳太阳之脉,下循鼻外,入上齿中,还出挟口环唇,下交承浆,却循颐后下廉,出大迎,循颊车,上耳前,过客主人,循发际,至额颅;其支者,从大迎前下人迎,循喉咙,入缺盆,下膈,属胃,络脾;其直者,从缺盆下乳内廉,下挟脐,入气街中;其支者,起于胃口,下循腹里,下至气街中而合,以下髀关,抵伏兔,下膝膑中,下循胫外廉,下足跗,入中指内间;其支者,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;其支者,别跗上,入大趾间出其端。 承泣穴 【所属经络】 足阳明胃经;阳跷脉 【特定穴】 交会穴(足阳明、阳跷脉) 【功效】 疏风清热,明目止痛。 【主治】 主目冷泪出,上观,瞳子痒,远视䀮䀮,昏夜 ...

阅读:1109 | 评论:2网友评论:

  • qiezi1203 发表于 2018-7-28 18:44:46
    【处方】黄连阿胶汤加味 黄连12g 黄芩6g 阿胶10g(烊化) 白芍12g 鸡子黄2枚 【其它】此方服至三剂,便能安然入睡,心神烦乱不发。续服三剂,不寐之疾,从此而愈。 [按语]失眠,《内经》谓之“不寐”、“不得卧”。成因有痰火上扰者;有营卫阴阳不调者;有心脾气血两虚者;有心肾水火不交者。本案至夜则心神烦乱,难以入寐,乃心火不下交于肾水而独炎于上。陈士铎《辨证录》云:“夜不能寐者,乃心不交于肾也……心原属火,过于热则火炎于上,而不能下交于肾”。思虑过度,暗耗心阴,致使心火翕然而动,不能下交于肾;阳用过极,则肾水难以上济于心。又饮咖啡,助火伤阴,使火愈亢,阴愈亏。观其舌尖赤如草莓,舌光红无苔,脉细而数,一派火盛水亏之象,辨为心肾不交之证。治当滋其肾水,降其心火,选用《伤寒论》黄连阿胶汤。方用黄连、黄芩上清心火;阿胶、鸡子黄滋养阴血。至于芍药一味,既能上协芩连酸苦为阴以清火,又能酸甘化阴以助阴血,且下通于肾,使水生木也;上通于心,而木生火也。诸药配伍,以奏滋阴降火,交通心肾之效,又体现了《难经》的“泻南补北”的精神。使用本方还需注意两点:1.舌脉特点:本证是舌质红绛,或光绛无苔,甚则舌尖赤如杨梅,脉多细数或弦细数;2.注意煎服方法:方中阿胶、鸡子黄两味,俱不能与它药混煎。阿胶烊化后兑入药汁中,待去渣之药汁稍冷后再加入鸡子黄,搅拌均匀后服用。

我来说两句:

欢迎您,请 [登录][注册] 发言!
每日一药:石膏 【药性】寒性 【药味】辛;甘 【归经】胃经、肺经 【功效】治热病壮热不退,心烦神昏,谵语发狂,口渴咽干,肺热喘急,中暑自汗,胃火头痛、牙痛,热毒壅盛,发斑发疹,口舌生疮 【主治】煅敷生肌敛疮。外治痈疽疮疡,溃不收口,汤火烫伤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3~1两(大剂可用6~8两)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煅研撒或调敷。 【禁忌】脾胃虚寒及血虚、阴虚发热者忌服。《医学启源》:“《主治秘诀》云,能寒胃,令人不食,非腹有极热者,不可轻用。 每日一方:大青龙汤 【出处】《伤寒论》 【组成】 麻黄(12克),桂枝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