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一药:石膏
【药性】寒性
【药味】辛;甘
【归经】胃经、肺经
【功效】治热病壮热不退,心烦神昏,谵语发狂,口渴咽干,肺热喘急,中暑自汗,胃火头痛、牙痛,热毒壅盛,发斑发疹,口舌生疮
【主治】煅敷生肌敛疮。外治痈疽疮疡,溃不收口,汤火烫伤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3~1两(大剂可用6~8两)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煅研撒或调敷。
【禁忌】脾胃虚寒及血虚、阴虚发热者忌服。《医学启源》:“《主治秘诀》云,能寒胃,令人不食,非腹有极热者,不可轻用。
每日一方:大青龙汤
【出处】《伤寒论》
【组成】 麻黄(12克),桂枝(6克),甘草(6克),杏仁(6克),石膏(12克),生姜(9克),大枣(3克)。
【功效】发汗解表,兼清里热。
【主治】外感风寒,里有郁热证。恶寒发热,头身疼痛,无汗,烦躁,口渴,脉浮紧。
【用法】上七味,以水九升,先煮麻黄,减二升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。取微似汗,汗出多者,温粉扑之;一服汗者,停后服;若复服,汗多亡阳,遂虚,恶风烦躁,不得眠也。
【禁忌】若脉微弱,汗出恶风者,不可服之。
每日一穴:《灵枢》
胃足阳明之脉,起于鼻,交頞中,旁纳太阳之脉,下循鼻外,入上齿中,还出挟口环唇,下交承浆,却循颐后下廉,出大迎,循颊车,上耳前,过客主人,循发际,至额颅;其支者,从大迎前下人迎,循喉咙,入缺盆,下膈,属胃,络脾;其直者,从缺盆下乳内廉,下挟脐,入气街中;其支者,起于胃口,下循腹里,下至气街中而合,以下髀关,抵伏兔,下膝膑中,下循胫外廉,下足跗,入中指内间;其支者,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;其支者,别跗上,入大趾间出其端。
承泣穴
【所属经络】
足阳明胃经;阳跷脉
【特定穴】
交会穴(足阳明、阳跷脉)
【功效】
疏风清热,明目止痛。
【主治】
主目冷泪出,上观,瞳子痒,远视䀮䀮,昏夜 ...
每日一药:石膏
【药性】寒性
【药味】辛;甘
【归经】胃经、肺经
【功效】治热病壮热不退,心烦神昏,谵语发狂,口渴咽干,肺热喘急,中暑自汗,胃火头痛、牙痛,热毒壅盛,发斑发疹,口舌生疮
【主治】煅敷生肌敛疮。外治痈疽疮疡,溃不收口,汤火烫伤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3~1两(大剂可用6~8两)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煅研撒或调敷。
【禁忌】脾胃虚寒及血虚、阴虚发热者忌服。《医学启源》:“《主治秘诀》云,能寒胃,令人不食,非腹有极热者,不可轻用。
每日一方:大青龙汤
【出处】《伤寒论》
【组成】 麻黄(12克),桂枝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