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登录 | 立即注册 | 找回密码

喜乐心

查看: 868|回复: 0

请各位大神看下这个是我在网上看到的方子

[复制链接]

3

主题

3

帖子

21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21
发表于 2017-8-19 12:40:49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1.复方土茯苓洗剂
  土茯苓60g,白鲜皮30g,地肤子30g,黄柏30g,薏苡仁30g,白矾30g,生地榆30g。水煎约1500~2000ml,待温稍凉更好,浸泡患处,每次30分钟,每天2次,两天用药1剂。
  复方土茯苓洗剂针对湿热蕴聚证汗疱疹,重用土茯苓利湿清热,配白鲜皮、地肤子清湿热止痒,薏苡仁清热利湿,黄柏清热燥湿,白矾收湿止痒,地榆味苦寒性沉降而涩,有清热收敛之功。诸药相用,直达病所,发挥渗湿清热止痒收敛良效,可使疱疹较快消退。临床验证,愈是初起,疗效愈佳,且用药次数少,收效快。
2.芍药甘草汤加味
  杭白芍、淮牛膝、煅龙骨、煅牡蛎各30g,生甘草、五味子各10g,桂枝、桑枝各6g,明矾3g。上方加清水浸泡后,再添水约没药面一指节为度,文火煎45分,每日1剂,煎2次,早晚饭后温服。同时取中药明矾50g,以温水半盆溶解后浸泡患处约30分钟,每日1次。
  《灵枢·寒热病》“故取阴而汗出甚者,止之于阳;取阳而汗出甚者,止之于阴”。当调理肝、脾、肺三脏阴阳失调之功能,本病治疗之法当为平肝和营、敛汗消疹、兼顾肺脾。芍药甘草汤加味中杭白芍酸微寒,入肝、脾二经,有平肝敛阴之功,为君药。甘草具有补脾益气、润肺之功,桂枝助卫阳,与上二药合用加强了和营卫之功。故以之为臣药。煅龙骨、煅牡蛎、五味子、明矾为佐药,淮牛膝、桑枝为使药起引经药作用,可使药效直达四肢之末。有敛汗之功的明矾外泡患处加快了起效时间,提高了疗效。
  3.苦参汤
  苦参30g,蛇床子、白鲜皮各15g,黄柏、百部、野菊、威灵仙各10g,川椒3g。上药加2500ml水煎取汁,浸泡患部,每日2次,每次15~30分钟,治疗期间患者忌接触肥皂、洗衣粉等碱性物质,15天1疗程。
  该方中苦参、蛇床子、黄柏、白鲜皮、野菊、威灵仙等均具有清热解毒祛湿之功。百部、川椒具有止痒杀虫之效,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上述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、抗真菌及抗过敏作用,该法简便、实用、经济、效佳、无副作用,值得临床匕推广应用。
  4.乌蛇蝉衣汤加减
  本方为验方乌蛇败毒散加减,药用:乌梢蛇10g,蝉蜕8g,荆芥10g,赤芍10g,丹皮10g,佩兰10g,土茯苓30g,苦参10g,藿香10g,薏苡仁15g,牡蛎20g。心烦、失眠加栀子、竹叶、茯神;大便秘结加生大黄、芒硝,瘙痒明显加白鲜皮、地肤子。内服结合外洗,每日1剂,水煎2次约500ml,第3煎浸泡外洗。
  本方用乌蛇、蝉衣、荆芥祛风止痒,赤芍、丹皮清热凉血,菁参、土茯苓、薏苡仁解毒利湿,藿香、佩兰解暑祛湿,牡蛎收敛止汗。本治疗以内服结合外洗、浸泡可缩短疗程,副作用小,患者易于接受。
  5.收敛固涩汤
  麻黄根、瘪桃干、糯稻根、煅牡蛎各30g,乌梅1g。中药浸泡30分钟,头煎加水1000ml,取汁500ml,二煎加水500ml,取汁200ml,两煎药液混合,凉至常温,以3~4层纱布浸药汁后湿敷患处,使局部保持湿润而不使药汁下滴为度,每3~5分钟更换1次药纱布,每日1剂。
  湿敷具有清热、凉血、燥湿的功效,可以改善皮肤局部燥热感,收敛水疱,减少炎症反应,使局部保持干燥,其作用优于直接浸泡于药液等治法。药物麻黄根、瘪桃千、糯稻根、煅牡蛎、乌梅等均有较强的燥湿收敛作用,可促进水疱吸收,减少渗出,从而减少炎症反应,也符合现代医学外用药的使用原则。治疗后水疱迅速消退,炎症反应明显减轻,减少了表皮剥脱等症状,而且疗效持久,愈后不易复发。
  6.王不留行方
  王不留行30g、明矾10g(后下)、白鲜皮30g、白及30g。将以上中药(除明矾外)加水2000ml,先浸泡30分钟,然后煎至水沸后20分钟,加入明矾,再煎10分钟,双层纱布过滤取汁,秉热泡洗患处。每日泡洗2次,每次15~20分钟;再泡时加温即可。每日1剂,3日为1疗程。
  汗疱疹治疗重在祛风清热、燥湿通络。方中王不留行,行而不住,走而不守,故名“不留”,具有通利血脉之功效。对本病能通经活血,使血畅行,血行风自灭;配以解毒燥湿、收敛止汗之白矾,使湿热之邪由表而出;白鲜皮为清热解毒、除湿止痒之良品,可加强明矾清热燥湿之功效,又可止痒;皮损干燥脱皮、红肉暴露则配以白及生肌润肤;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络、祛风清热、燥湿止痒、生肌润肤之功效。
  7.侧柏叶汤
  侧柏叶30g,地骨皮、双花、透骨草、艾叶、甘草各20g。痒甚加白鲜皮、防风各20g;汗多者加明矾、葛根各20g。水煎熏洗,5剂为1疗程。
  脾主四肢,若脾为湿困,运化失职,水湿停滞,再与夏季热邪相合,成与长夏湿热之邪相关,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而发为本病,故汗疱疹是与湿热相关。用本方恰合病机,方中侧柏叶、地骨皮清热凉血祛湿,双花、透骨草、艾叶、甘草解毒养血止痒,共奏祛湿清热之功,疾病自愈。笔者在近几年的临床中,将该方用于汗疱疹的治疗,不仅疗程较短,无痛苦,而且无复发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Copyright@2001-2016 www.xilexin.com All Right Reserived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中医喜乐心 ( 京ICP备16016955号 )  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Copyright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    All Rights Reserved.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中医喜乐心 ( 京ICP备16016955号 )  

GMT+8, 2024-11-23 08:22 , Processed in 0.063813 second(s), 26 queries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